加工定制否
电源DC9V
分辨率0.1
尺寸290×200×70(mm)
测量范围电导率
电导率是衡量好坏的一个指标电流(运动中的电荷)可以通过一种受应用电的影响的材料电势(电压)或电场。它是的倒数电阻率,用来测量多少通过物质的电能是以热损失。SI单位的导电性是Siemen每米,缩写为S/m。然而,在实践中铜合金的电导率通常表示为IACS %,是国际退火的简称铜标准。100% IACS定义为与体积电阻率相对应的电导率在17.241 nΩ?米20°C,这是基于商用“纯”的预期典型电导率当时的标准是退火铜采用国际电工技术会在1914年。对于那些喜欢适当的人SI单位,100% IACS导电性为58.2 MS/m。特定电导率定义为100%似乎暗示这是值的导电性。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处理一些形式的铜现在可以超过100%IACS,报告值高达103% IACS。商用纯银的导电性大约是108%的大船。真正的超导体(零电阻率)会有无限的电导率。铝和金,的其他稳定的金属,超过一半铜的导电性分别为66 IACS和73% IACS。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将限制对直流条件的电阻测量。在交流电路中的电流、感应和电容效应开始起作用,电流和电压是no与电阻成很好的线性关系。作为频率变得更高,更多的总数电路的阻抗来自容性或感应电抗,而不受电阻的影响。

使用氢电导率表的注意事项
在热力系统水汽检测中,氢电导仪检测值范围一般都小于1μs/cm,电导率越小越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外界空气溶入、检测池被污染、水样流量不稳、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度低或偏流等,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仪表检验。一般用标准氯化钾溶液进行校验,对于仪器检测范围经常在0~1μs/cm时,标准溶液的电导率落在这个范围内,但是这么小浓度的标准溶液,按GB12147-89方法在配置过程中,配置水不可避免接触空气,标准溶液的实际电导率值已经不是所需要的值,造成校验会有一定误差。所以,每台机组热力系统取样系统的低量程电导率表,在检验中尽可能用同一个标准溶液、一次校验完成,减少热力系统水汽电导率的相对误差。在电导率大于10μs/cm时,标准溶液的这些外界影响因素相对而言可以忽略。 (2)氢电导率对凝结水精除盐混床离子交换树脂的漏钠变化反映不灵敏。对全挥发性处理的机组,凝结水精除盐混床钠穿透,不能依靠混床出水氢电导来实现监督,需要用钠离子表进行检测。 (3)取样管道的严密性要好,水样流量要稳定。取样管路的严密性,直接影响测定数据,尤其是离子交换柱,要防止外漏或内漏。水样流量太小检测数据偏小,水样流量太大检测数据偏大。 (4)注意阳离子交换柱的使用情况,不能发生偏流,不能有漏气点,要定期更换树脂。

氢电导率检测原理
水溶液中的各种正、负离子都具有导电的能力,其导电能力的大小用电导率来表示。电导率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引用了当量电导(λ),当量电导等于电导率和溶液体积的乘积。不同的电解质溶液,其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曲线,所表现的变化、点不同,但是在相对溶液浓度较低的情况下,电导率与溶液浓度为线性比例关系。
在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中水汽品质接近"纯水",所含有的物质比较简单,并相对稳定,一些常见离子当量电导值如表1。 所谓氢电导率,就是将检测水样先通过一个阳离子交换柱,水样中的阳离子被离子交换树脂中的氢交换,通过交换柱的水样留有阴离子和交换下来的氢离子,然后测定电导率。 氢电导率(CC)=f{C[H+],C[OH-],C[Cl-],C[HCO3-],C[NO3-],C[CO32-],C[SO42-],C[CHCOO-]} 在热力系统水汽检测中,电导率一般采用封闭式检测,以防止外界空气溶入水样对电导率检测结果的影响,电导率能方便地实现在线连续检测,连续检测能及时反映水质变化,电导率检测不需要添加任何试剂。

注意事项:
1.水样采集和保存:
水样采集后应尽快分析;采集水样应贮存于聚乙烯瓶中,注满封存,于4°C冷藏保存,在24h内完成测定。
2.前处理:
水样中含有粗大悬浮物质、油和脂等时,可以干扰测试。可先测水样,再测标准溶液,以了解干扰情况,若有干扰,应经过滤或者萃取处理水样。
3.影响因素:
①电极极化影响:浓差极化使电极表面和溶液浓度无法到达平衡,造成测试误差。
消除方法:铂片上刷铂黑,增加表面积(减小电流密度);使用交流电,正反抵消浓差极化。
②电容影响:交流供电时,电极的电容不可忽略。电容会改变极片间的电阻。
消除方法:改变电解池常数,增加电阻值;增加电源频率,减小电容。
③温度影响:温度每增加1℃,电导率上升2%。测试过程需要保持溶液温度稳定。 K25℃ = Kt/[1+a(t-25)] 温度系数a=0.022
④背景影响:空气中氨气或二氧化碳为溶液吸收时,影响测试结果;溶液、纯水、器皿中杂质亦会影响测试结果。
参数同屏显示:电导率、温度同屏显示。微机化: 采用高性能CPU芯片、高精度AD转换技术和SMT贴片技术完成电导率和温度的测量、温度补偿、量程自动转换,精度高,重复性好。
http://www.jinghu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