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途水过滤
适用范围咨询客服
过滤方式咨询客服
滤膜类型微孔滤膜
厚度0.15(mm)
超滤膜:
超滤膜,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001-0.02微米的微孔过滤膜。在膜的一侧施以适当压力,就能筛出小于孔径的溶质分子,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粒径大于2~20纳米的颗粒。超滤膜是早开发的高分子分离膜之一,在60年代超滤装置就实现了工业化。
超滤膜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超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每米长的超滤膜丝管壁上约有60亿个0.01微米的微孔,其孔径只允许水分子、水中的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通过,而小的体积都在0.02微米以上,因此以及比体积大得多的胶体、铁锈、悬浮物、泥沙、大分子有机物等都能被超滤膜截留下来,从而实现了净化过程。

微孔过滤膜性能:
微孔过滤膜性能简介如下:CA(醋酸纤维素)适合水溶液,较低的蛋白吸附:Nylon(尼龙)适合水溶液及多种有机溶剂,低溶解性,吸附蛋白,可灭菌;PTFE(聚四氟乙烯)疏水,耐所有溶剂,酸和碱,低溶解性;PVDF(聚偏氟乙烯)亲水,耐多种有机溶剂(卤代烃类除外),低蛋白吸附;PP(聚丙烯)亲水,耐有机溶剂,极低蛋白吸附。
微滤和超滤的过滤过程通常是以直流过滤方式(包括表面过滤、深度过滤)和错流过滤方式进行的。微滤膜和超滤膜的差异明显的是孔径不同,微滤膜一般指孔径在 0.02-0.1um,高度均匀,具有筛征的多孔固体连续相,而超滤的孔径似为0.002-0.2um,在进行分离时的压力也分别为0.01- 0.3Mpa和0.2-1.0Mpa。

反渗透膜过滤精度:
反渗透膜能截留大于0.0001微米的物质,是精细的一种膜分离产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盐份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
对于RO滤芯主要的用途是用来对自来水精度过滤,也是深度过滤的,通过RO膜孔的仅有水分子,获得的水质是纯水,所以RO为核心材料的水机也叫纯水机,或者RO机。同时RO膜应用非常广泛,在航空航天领域,海水淡化,污水处理,以及重金属回收方面。

RO膜(RO):
反渗透膜reverse osmosis film 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 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如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表面微孔的直径一般在0.5~10nm之间,透过性的大小与膜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有的高分子材料对盐的排斥性好,而水的透过速度并不好。有的高分子材料化学结构具有较多亲水基团,因而水的透过速度相对较快。因此一种满意的反渗透膜应具有适当的渗透量或脱盐率。
http://www.jinghu8.com